为丰富研究生思想内涵与法学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法学院于2025年1月2号晚举行了2024级刑事法务方向法律硕士研究生第二期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为《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汇报人为2024级法律硕士邓佩怡、李怡、赵庆雯,邀请我院尹晓闻副教授、张咏涛副教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位汇报人围绕本次读书会主题,阅读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当下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分别从刑事简易制度研究、侦查模式的比较分析、中国刑事鉴定制度分析三个方向进行了汇报,2024 级硕士研究生刘星雨、张广政作为与谈人参与了讨论。
在自由发言环节,邓佩怡同学以“刑事简易制度研究”为主题,深入分析了刑事简易制度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她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研究,阐述了刑事简易制度在提高司法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该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如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界定、被告人权利保障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李怡同学在 “侦查模式的比较分析” 主题下,详细对比了国内外不同侦查模式的特点与优劣。她从侦查权的配置、侦查程序的启动与运行、侦查手段的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不同侦查模式对案件侦破效率和司法公正的影响。她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进步,我国侦查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完善,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强化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和权力制衡机制。

赵庆雯同学围绕 “中国刑事鉴定制度分析” 展开汇报,全面梳理了我国刑事鉴定制度的发展历程、现行制度框架以及存在的问题。她对刑事鉴定机构的独立性、鉴定人员的资质管理、鉴定程序的规范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这些问题对案件事实认定和司法公正的影响。赵庆雯同学强调,完善刑事鉴定制度对于确保刑事案件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加强对刑事鉴定行业的监管和规范,推动鉴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在与谈环节,刘星雨和张广政同学分别就三位主讲人的汇报内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刑事简易制度、侦查模式和刑事鉴定制度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心得和思考。与谈同学与主讲人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评议环节,尹晓闻和张咏涛副教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精彩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三位主讲人和与谈人的认真准备和积极思考,认为此次活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讨论深入,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积极的学术态度。两位老师也对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两位老师指出学术研究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的关注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作为湖南理工学院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的传统活动,“南湖法韵”读书会旨在提升法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的热情,培养法律思维,夯实法学基础。未来,法学院将会持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法学院研究生创造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机会。(撰稿:刘星雨,初审:余柳香;复审:谭正航;终审:薛静)